主动发现结核病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有助于终结结核病。 主动发现结核病患者的作用在于,在一个自然社区内找到并治疗所有或几乎所有患有活动性肺结核的人,从而防止该社区居民感染结核病,这就是我们打破结核病流行链的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对患者主动发现,须按以下方式实施:- 对地理定义区域内所有人员(大龄儿童和成人)进行筛查(而不仅仅是高危人群、自愿者或有症状者);
- 第一阶段的结核病筛查实践具有高灵敏度,即不会遗漏很多结核病患者;
- 所有确诊的结核病患者都应接受并完成适当的、有效的抗结核病药物治疗;
- 患者主动发现干预措施必须定期(比如每年)重复进行,直到结核病患者发现数量非常低,感染和疾病持续传播的循环被打破,这可能需要5-15年的时间,具体取决于开始时有多少人患有结核病、以及患者主动发现计划的有效性。
不幸的是,在普通人群中,约50%的结核病患者没有咳嗽、发烧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因此以症状作为筛查的第一阶段是无效的,因为这会遗漏社区中一半的病例。此外,传统的结核病实验室对痰液进行的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其敏感性仅约50%,因此在患者主动发现中不是一项有用的检测方法。目前可用的仅有的两项敏感性足够高、可作为第一阶段筛查实践的检测方法是胸部 X 光检查结合人工智能读片、以及使用针对结核病的核酸扩增检测法检测咳出的痰液。未来将会有新的工具出现,需要更简单、更有效和更高效的筛查算法。
在全社区积极主动发现每例患者的成本很高。因此,与其它干预措施相比,该干预措施不能被视为具有成本效益? 如果结核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那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被发现患病的人才是受益者。然而,用计算发现1例结核病患者所需筛查的人数——即筛查的产出率,这是衡量患者主动发现工作价值的错误方法,这种方法完全忽略了发现和治疗传染性结核病患者所带来的预防效益。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阻断传播链来终结结核病,相关终点应是结核病发病率的影响,那些未被发现的结核病患者、而非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是一个更具相关性的中期终点指标。
来源:结核那些事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