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1-30 10: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第九节 石柱寺庙布局之谜 翻开《石柱厅志》和《大师语录》,笔者会发现石柱在明末间的大小寺庙多达近两百个,平均每五公里就有一个,寺庙大多修建在各个交通要道和隘口上,建在山顶上的庙可看清四方来人,无论你从哪条通道入石,最先看到你的就是庙里的僧人,如果是部队侵入,寺院只要敲响钟声,消息瞬间可传递到石柱每一个角落。
众多的寺院中除银杏堂、南城寺、三教寺为大庙可住几百上千人外,其余寺庙大的能住一两百,小的也能住十几号僧人。三处大庙属银杏堂最大,能住上千人,所处位置乃石柱东出湖北、北出万州的主要通道旁,五条境外道路离主庙五公里外都建有下院。
第二大庙南城寺:建在今石柱西沱镇长江边上,该河道主通渝城(今重庆市府地),庙对面是今忠县石宝寨,明末由总兵谭宏守卫,此段河域曾发生无数次战斗,最大一次仅俘战船就有上千只,解救前明朝官兵家眷近两万人,曾一度令清兵不敢从水路进攻重庆。不仅如此,南城寺周边还建有其它大小寺庙七八座。
第三大庙三教寺,三教寺乃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的寺庙,全国仅有两座,另一座在今酉阳龚滩,同属秦良玉所修。三教寺是全国唯一一座经明崇祯皇帝恩批的该寺僧人可以取亲生子,破戒吃肉喝酒的寺庙。其原因笔者已在僧兵之谜中叙述过,这里也就不在重述。
该寺建筑面积约三千平米,可容五百人左右住宿,离石柱县城四公里左右,地理位置处于县城东部回龙山上,前临南滨河,寺前河道、山路、峡谷尽收眼底,不失为县城东部的防御咽喉之地,难怪秦良玉勤王回石后重修三教寺,这样做可屯兵,又可防御。
顺三教寺入南滨,县城的寺庙更是多得惊人,东西南北的隘口、出梁上都建有庙宇,大小计四十八座,直可号称庙城。虽说现如今被毁之殆尽,但县城残留下的大小街道都还保留着原寺庙的名称。什么上清寺、太子庙、城皇庙、观音堂等等。
明末清初的石柱,竟然拥有这么多的庙宇,笔者怎么也不敢相信,当年人口不足十万的石柱,那来这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撑如此之大的工程修建,就拿现在的银杏堂来说,要想修复到明朝时期的样子,至少都耗资一点二亿,更别说还有更庞大的都督府了。
翻开史料,石柱从宣抚司升宣慰司,那可是用生命的战绩堆积起来的。万历二十八年播州平乱,发兵三千五,没有回来多少。泰昌时,发兵八千勤王,回来更少,奢崇明叛乱,发兵七千,此战几乎折兵大半,平乱后二次上京勤王发兵五千,时又遇蜀内乱,良玉奉皇命回川平乱,此战损兵不下四千。张献忠侵占四川,发兵三万,剩秦良玉及二三百僧兵回,几乎全军损失殆尽。
顺治元年,良玉再度发兵一万救夔州,因寡不敌众溃回石柱,至此石柱再无力发兵。
根据以上战争史料分析,不足十万人口的石柱宣慰司,仅战争就损失了近六万人员。到顺治十六年宣慰马万年降清,走下万寿寨全境军民合到一起计,还不到五千人。
试想,自顺治元年开始,秦良玉几乎没什么兵力了,连年的征战几乎耗尽了石柱的所有财力物力,《石柱厅志》也载顺治元年保重庆时,秦良玉借五溪兵(苗族兵),只能出粮万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却坚持了整整十五年的抗清战争,这期间无数的明末重臣频繁出入石柱,野史又载吕相国屯兵于石柱。这其间又隐藏了些什么秘密呢?
另,史料还记载石柱防御系统坚若磐石,无数劲敌不敢入侵,就连不可一世的大西军也不敢踏进石柱边界一步。然而,此记载表面上看起来与现实很难相合,因为,不管你怎么寻找,却找不到蛛丝马迹。
按理说,如此坚固的防御工程不可能毁得不留下一点痕迹。后来通过对石柱古代工程的研究发现,除了寺庙为大工程外,其余几乎没什么大的建筑群体。所辖各乡镇都留有寺庙建筑遗址,凡在通石柱县境的交通主道上的镇,寺院就有好几座,庙与庙的间隔距离五至七公里。
如此强大的寺院群体,使笔者猛然醒悟,原来石柱本无防御系统,真正用于抗御外敌的工程是寺院,表面上是寺院,等到敌人入境后,脱掉僧袍就是兵,关起门来收拾侵略者,一家寺院响钟,瞬间全境知晓,调兵遣将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如不知该用兵之道,再强大的军队也难逃全军毁灭的惨败。
破山大师《语录》中所说:“阖放讲武,累世谈兵,虽当大乱之际,无敢侵梁万之疆,安居在阵,云阐化亦如治世。”也就是最好的例证了。
康熙搞西南灭佛惨案之起因,笔者想大都与僧兵有关,久攻不下蜀地,不得已来了个下下策,没想到的是最终弄出个百里荒无人烟、尸骨堆成山的川东来,最后不得不来一次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