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久没发“衣堍读书”来记述同心论坛读书会活动了。
回头看了看,最近的一篇是去年10月15日,难怪有好些朋友见面了会问,没搞活动了?这五个月里,活动当然明显少了,不过还是搞了4场,11月3场,3月5日一场。一些朋友知道有活动,没空参加,也微信发来询问,这次的活动怎么没有笔记呢?
我也不知最近这五个月怎么了,总是心散,提不起兴致。
以前发笔记的时候,时常刷石柱生活网,计较阅读量,快速增长令我心跳,喜形于色,增长慢如蜗牛,则令人懊恼。这几个月没发也没看,今天点进去看了看,吓了一跳,这些笔记的阅读量飙升到了四五万,最高的超过了八万!
还是写写,记记。在知天命的年龄,我能做别人不愿做的,或许就是这个了。有这么大的阅读量支撑,底气似乎也足了些,兴致也高了起来。
相较于11月请的重庆文艺评论家周其伦、四川作家吴显奎和今年3月请的重庆作家泥文,这次讲的两位,是本地土专家,没有他们的名气大,成就也没有他们高。我当然是老油条,讲过七八十场了,年轻的谭雅文,应该是她面对陌生观众的首秀。
两个人讲,去年也搞过,晨报的廖伟、晚报的陈广庆,日报的吴国红、兰世秋。当然,今年这两个人同时讲,不太一样,缘于临时起意。谭雅文主讲,在看了她的PPT之后,我提了些意见,在提意见的过程中,我便萌生了我也来讲一场的念头,谈谈对宗教的看法,辅助她讲的主题。
宗教这个主题,有诸多顾忌,不太好说。谭雅文作为民宗委副主任,切入的角度很正,宗教中国化和现行的宗教政策法规。她甄别了一些民俗与宗教的区别,阐述了什么是宗教、什么是合法的宗教活动,也回顾了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佛教中国化的进程。
我调动了所看杂书的资源,从宗教与文化、宗教与文学、宗教与战争、宗教与政治、宗教与极端组织、宗教与民族等六个方面,带动听众多个角度认识宗教。
我在准备的过程,想起一句话,不是你是专家要说要写,而是需要你说需要你写让你成为专家。并不是说,通过这次讲,我就成为了宗教方面的专家,而是通过这次讲的契机,我梳理了我对宗教的认识,对宗教有了更系统更深的认识。
雅文在分享之后也对我说,通过这次分享,她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谭雅文是我在统战部一个办公室的室友,我见证了她这七年多耍朋友谈恋爱、结婚生子、升职履新的历程,她是我年轻一代朋友中少见的专注工作专注学习的人。
听众中有许多同心论坛读书会的骨粉,也有一些崭新的面孔。黎建邦老人七十九岁了,还来听,很让人感动,这种学习的劲头和精神,都令我辈望尘,他今年年初还在番茄小说里发了小说《失败的姐弟恋》,他让我想到了老当益壮这个词。工商银行的王行长看见我们的海报,抽不出身来现场,还安排了两个小妹妹到了图书馆,为我们两位主讲人赠送了藏书票,非常难得。我们同心论坛读书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成为外地人了解石柱的窗口,提供外地人之间、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交流交往的一个场所,我们真心地欢迎在石柱工作生活的外地人来。
宗教这个话题惹来了众人的关注,在分享之后,还充分讨论了半个小时,好久都没有有过的热闹场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