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10-30 14: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重庆 来自 中国重庆
银杏堂传奇故事汇编 作者:杨再奎 湛小燕
第一章 古刹未解之谜 第四节 寺院建筑之谜
在未叙述古寺建筑之前,首先得了解银杏堂的现状。沿河嘴乡庙坝路口,顺官渡河堤行三点五公里便是银杏堂,初来者无熟人指点,你根本没法找到这座藏于深山之中的古刹,满山的参天古树掩盖着整个寺院,如果非要用词去描绘它,我只能用“不闻林间起罄声,哪知树下藏高僧。”来形容银杏堂的存在。
据当地村民介绍,在解放前这里的古树更多,许多的树都是二三人都合抱不了的,就是站在对面山上也难看到寺院,庙里庙外都是高达二十多米的大树,树龄大都在好几百年以上。
五八年大炼钢铁时,大部份砍去当柴炼钢了。庙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凡是金属类的物件也都拿去炼了。现如今剩下的古树也就一两百棵了。大都分布在灵鹫峰和金屏山两处。
树的种类也很少了,古树中除了柏树、枫香较多外,余下树种的屈指可数了。原来种在庙前的三棵千年银杏树也在十多年前枯死了,最大的两棵银杏树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勉强抱住。
尽管这样,寺庙周围还是隐藏着几棵名贵古树,其中还有目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六棵野生红豆杉,树围最小的也有1.6米,最大的竟有3.6米的树围,二级保护植物罗汉松,树围1.96米,保存下来的大多树龄都在几百年以上。
寺庙倚山势而建,逐级升高,前后共分四级。现残存建筑面积大约四千二百平米左右。因只是修复,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基础和路面为条石铺成,各殿堂和左右厢房多为砖、木、石结构。
寺院为宫殿式三层建筑格式,依山型分级整齐排放,一级为庙门和天王殿,二级大雄宝殿,三级法堂和藏经楼,右为三圣殿和僧房,左为客堂、斋堂和居士楼。其中居士楼为土家吊脚楼式风格,上下共分三层,成四合院状,中间天井,西北两面吊脚,其余依山而置。寺院所有屋脊、飞檐都以龙凤配对修建。大雄宝殿内中两颗大柱上,分别盘有一条金龙。初时笔者以为是后塑,当从解放前在寺内出家僧人的口中得到肯定,是在原样的基础上修复后的,由此我的困惑也就更大了。
大家都知道,古代帝王等级制是相当严的。龙代表皇帝,民间是不能随便用的,凡私用者是要遭灭顶之灾的,不得用来装饰屋顶,更不能盘在除皇宫正殿以外的殿堂。除非是皇宫和皇亲国戚,或者是皇帝封的宫殿、寺院。
至于龙凤配对合用于寺庙更是禁忌。然而眼前的银杏堂,不但屋顶是龙凤配对,寺内大雄宝殿门口的两根柱头上各盘着一条龙。就连周围的地名和寺名都是龙凤配对。西北七龙寺,西南正龙寺,东南凤凰寺,还有至今未找到遗址的龙凤寺。蟠龙山,王凤沟、官渡河等,无处不与龙凤有关。
面对寺庙这样的修建风格,进一步论证了此庙应该是皇家寺院,至少在明朝时就归属皇家,要不它哪来这么大地界,寺院方丈的留任还得报奏金陵?……
站在寺庙照壁前观看寺院正面,你会有一种似庙非庙的感觉。通常情况下,寺院的正大门应该是三开门,中间为大正门,两旁各有一侧门,而银杏堂的庙门却是单开门,并且门还开得相当窄,门宽才1.8米,门的左右边应开小门之处塑着哼哈二将,塑像与门的缝隙间配有一付大篆字体对联:上联为“存一点慈悲心方可登堂观自在,”下联是“有十分坚固力再为入寺拜如来”门的正上方嵌有一块“灵鹫宝峰”石雕和“银杏堂”木雕牌篇。
大门的门框完全用石料做成,框内侧分别刻有“演妙法门开般若,空诸相海印真如。(据说是明代高僧在此任方丈时所书)”,门框上方两边各悬挂一对狻猊,(原是在门框整石上漏空雕,文革期间被毁,现为复制品粘上。狻猊:龙王八太子,庙宇专用,通常用于寺庙佛座和香炉上。)两狻猊之间门石抬梁刻有一“奄”字。寺院大门修得如此狭小,又是单开,这倒还真是有些奇怪,如是因场地制宜,那倒情有可原,事实上又不是这么回事。如是因资金的缘故,这也不太可能,门前的台阶都修得这般宽大豪气,寺庙也修得如此之大,就连寺内各殿的任何一扇大门都比正门大。
入寺的进口修成凹型陡坡状,凹型两边全用厚重的石条堆彻成一米五高的石墙,这哪像是缺钱的样子。更为奇怪的是寺院高达十米的正面墙体上方还建有一排廊道,廊道的宽度竟然比寺庙的大门还宽,(庙门1.8米宽,廊道2.5米宽)廊道成一字形屹立在寺院正门上方,庙正面建筑物有多长廊道就有多长,(现廊道只残留了庙左边鼓楼一段,其余部份文革期间被当地村民拆了做柴烧了。)站在上面可看清庙前和左右方任何一处的景物。
廊道可通寺内任何一处,正面看庙,格局就向一座被四面围起来的城堡,钟鼓两楼就似瞭望台,廊道好比城墙上的甬道。
除此之外,寺内其它任何一个房间都有一道门通后山原始森林。并且寺院后面的每一条路皆不与前面相通,进出寺院都得走正面这一道小门。
寺院的第二级是大雄宝殿,殿高13.8米,现为二层重檐结构,原殿为三层,殿高18米左右,解放后搬进庙内居住的村民觉得殿堂太高冬季太冷,将第三层拆除。同时遭毁的还有嵌在殿前两根大立柱上雕刻十分精美的木龙,木龙自上而下缠绕在一人多粗的木柱上,足有十米之长。(注:新中国成立后,银杏堂被定为大地主,所有土地归公有,寺院房屋除当时乡政府和土改工作组办公用房外,余下部份分给了村民,寺内共住进了三十二户,其中大雄宝殿做粮仓和会议室,三圣殿为医务室、托儿所,法堂分配给供销社做商店用,现法物流通处为粮站。)
但凡常去寺院的人都知道,大雄宝殿都应有后门,然银杏堂的大雄宝殿却是例外,竟然没有后门。仔细观察后发现该殿原是有后门的,并且是标准的三开门,地面上明显留有原门柱孔的痕迹,铺的石板单独成方型,石板走向与原来铺的完全不一样。殿后通往法堂的石台上也留有用来安装木楼梯的柱孔。
原以为是村民搬进来后与拆殿顶时改动的,事实上并非如此。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何好好的后门要去堵了它呢?
大雄宝殿的后面是法堂和藏经楼,法堂原为三层重檐式宫廷建筑,一屋法堂,高六米,二三层为藏经楼,四周均为屏风式木质花窗做外墙,四面呈通风状,屋外景色一览无余。一楼与正大门相对的墙体上画有一幅“狮子吼”的壁画,壁画的外框有八条龙相围。
关于此画的传说各不相同,有人说三百多年,有人说五六百年。笔者在仔细观察之后,发现两种说法都有可能存在,因为在此画的底部还有一幅跟它一样的画,只是原尺寸比重叠在外面这幅小些而已,现在能看得清楚的这幅狮子吼是在原图的基础上扩大了再画的,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年代相去甚远,值得庆幸的是它没有被毁掉。
关于此画,笔者曾问过许多的老人,都没法说出他的具体年代,在翻阅相关史料时,偶尔在破山大师撰写的《黄龙寺碑文》中提到“自鹫岭分灯,而寒光热焰莫可胜记,则幢幢列刹相望者,天越黄龙第一也。是寺,去渠邑城北二十里,建我朝隆庆年间,兴而复废,递至天启三年顷,出观止法师,于是做“狮子吼……”,以上文字中的“鹫岭分灯”,联想到灵鹫峰上的银杏堂和法堂内的这幅“狮子吼”图,是否关联?有待推敲。
回头再说法堂,现今存留的建筑总高12.8米。原三层的重檐式建筑只剩两层,据解放前在寺内学艺的秦重阳老人(93岁)和附近村民回忆,原来的高度至少在18米左右,二三楼之间还建有回廊(走廊),回廊绕着楼房一圈,宽度和大门顶上的走廊同等,可四人并行,回廊的栏杆上雕有很多精美的图案,大多是些花草人马、怪兽。
楼内原用于寺庙存放经书,站在廊道和楼内可视寺外全景。解放后,法堂分给供销社开商店供附近村民购买,因山里潮气太重,许多商品需要防潮,二三楼原本是最理想的处所,就是太高搬上搬下不方便,于是将其楼层放低,同时又将回廊拆除,经书摧毁。据村民回忆,拆下来的木料村民和芭蕉小学校做烤火柴足烧了一个冬季还有余剩。
现芭蕉小学,原是寺院净缘大和尚为方便附近村民孩子读书,于民国初年在寺庙塔院开办的学校,关于该学校的设立还颇受了一翻周折。民国初年,县衙想侵占寺院地产,以兴办教育建学校为名,叫寺院让出部份地界,净缘和尚为此将官司打到省里,(还传说官司打到上海,北平,寺内最后一块地界碑上落款是署布政司总都部堂,此机构应是当时的四川总都府。)
寺院左右两边分别为斋堂、三圣殿和僧房,以及居士楼。各楼道及房间都可互通,并还有暗道通后山原始森林,各房间都设有后门,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只要发生紧急情况,可快速撤离该寺。
令笔者困惑的是,一座寺院因何修成这般格局,如是为防止火灾便于撤离,可有些地方确又故意设置成机关型,例如可直行的大门为何要修成下沉式凹状,正大门还没后门大,凡住人的建筑楼两边皆有暗通道。这其间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
|